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高行健<論戲劇>— 碎碎唸讀書報告


有沒有想過,演員在台上表演的目的何在呢?

現今許多觀眾會覺得演員演繹一個角色時,扮得似就是好演員。

其實除了模仿得神似之外,所謂的表演更重要也許是不同的演員

總會利用自己的自身條件以及對角色的理解去詮釋一個角色,

去思考透過這個表演去傳達什麼給觀眾,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表演藝術。


如果戲劇只是模擬生活環境,由演員模仿某個角色,

只追求逼真,為的是什麼呢?

讓觀眾看得投入代入角色忘記自己是在看戲從而抒發情感然後大呼感動?

戲劇是一種表演藝術,表演本身就是假的,

何不讓觀眾像天空的鳥兒一樣俯瞰世界呢?

只有置身事外才有能力思考,以至批判,甚至感悟。

而不至淪為單純情感發洩的工具。


要達到這些目的,演員的訓練就相當重要,

因為演員是直接在舞台上跟觀眾交流的,

演員功力不夠,再精采的劇本再厲害的導演也是徒然。


中國和西方的藝術觀的其中一個重大分別,

就在於前者從來都重神多於重形,

所謂神形兼備而非形神兼備。

中國的水墨畫、詩歌、戲曲從來都不是以逼真取勝,

有說文以載道,如果不能讓人有所思考就算不上是有價值的作品。

容許我胡言亂語的話,其實布萊希特所提倡的戲劇觀都幾中國式。

不過那些既真實又直接的表演的確吸引,

起碼夠即食又易明唔使點諗仲以為自己思考左然後覺得好有共鳴

又好鬼感動,真係唔錯。


呀,仲可以影張相即時check-in post埋上facebook話比人知,

自己其實都會睇下表演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