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7日 星期五

難忘杜魯福 Day 2

終於看了期待已久的〈四百擊〉, 還有短片〈頑童們〉。

Antoine Doinel
當時只有十三歲,
越看他所做的事, 就越覺得他和你很相似。
不喜歡學校學的知識, 甚至選擇逃學,
但竟然在家看 Balzac; 在學校和老師作對,
老師都認定他是無可救藥的孩子,
但在家中他卻又十分乖巧, 對於父母唯命是從;
在學校不肯背書, 但看完Balzac 的小說竟然可以默寫出來,
你可以說他沒有記性嗎。

Antoine Doinel
的遭遇其實是很可憐的,
只不過是十三歲的小孩,
卻有一種不應該在他身上出現的成熟,
Truffaut
把一切都拍得異常輕鬆,
沒有慘絕人寰聞者傷心見者流淚的煽情,
但卻能牽動觀眾的情緒, 為他而悲為他而喜。

同樣地, 我不懂也不敢去作出什麼批評,
但他的電影給我的感覺是
看似很平凡沒有什麼特別,
不會看完立即覺得「實在太正喇」,
卻又很令人回味, 一切都很生活化的,
很多很多小動作和細節︰
Antoine
的同學作文時不斷的撕簿
〈偷吻〉的那場早餐戲
〈安坦與歌麗〉的歌麗咬鍊咀的習慣
〈婚姻生活〉Christine的學生忘記交學費,
於是他們用特別的方法去提醒學生的家長
就是這些細微的地方, 堆砌起來就是令人回味無窮。

看陸離的影評時, 已經很期待最後的鏡頭,
導演用了凝鏡作結,Antoine Doinel跑到海邊,
鏡頭和音樂都戛然而止, 一切都凝注了,
連無奈都凝注了。

以凝鏡作結,
是當時新浪潮電影時代是頗新的手法,
對於當時的觀眾當然是極之震撼,
現在看來感覺又不一樣了,
因為現代很多電視劇、電影也會用此手法,
所以沒有了當年觀眾的「﹗﹗﹗」,
只是有點兒「……」。

沒有留言: